第六节中国成了香饽饽
1914年8月初的北京很不平静,成为各国外交官争相活动的舞台。自同盟国与协约国互相宣战后,龙谦总统以及唐绍仪外长成为炙手可热的人物,等着与其见面的大使排成了队。在德奥尽其力量展开外交攻势意图将中国拉入同盟国阵营的同时,协约国集团也意识到了中国的份量,其中,以英国和俄国最为迫切,希望中国站队至协约集团中。
龙谦倒拿起了架子,除了接见了德国与美国大使之外,其余国家,包括公认的实力世界第一的大英帝国驻华公使也被欧阳中以总统身染微恙而挡了驾。
一度时间,中国政府和议会以为总统倒向了德奥一方。这种传言以令人意想不到的速度迅速传播,联想到7月初派至德国的那个级别甚高的军事代表团,谣言便更加泛滥,特别是有关德国开出的极为优厚的条件更增加了谣言的可信度,30个师的装备,6000万的无偿贷款,归还青岛及两条铁路线,特别是免除庚子赔款的余额部分。如果这些条件是真的,议会很可能赞成中国加入同盟国一方了。
很难考证德国诱使中国加入德奥一方的条件版本是如何流出的。外交部的吹风会上面对老牌中国通莫里循的追问,外交部部长助理顾维钧却含糊其辞,不做肯定的答复。这极大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