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体制与军衔
1911年春,随着哈尔滨鼠疫疫情的控制,共和国高层关注着两件事,一是将于明年举行的国会中期选举,第二就是在全国范围内逐渐进入**的土地改革。
龙谦首次出巡极大地推动了《土地法》的贯彻执行。对于国防军实行军衔制,政界及百姓反而不大关注了。
汹涌的舆情集中在了《政党组织法》和《国会组织法》的出台。这两部超重量级的法律基本奠定了共和国的政治结构和权力框架。
1910年首届国会召开,标志着龙谦设计的国家结构基本成型。首部《宪法》的颁布,从法理上明确了国家的政体和组织结构。但缺失处仍多,特别是国会的组成、职权及运作仍难以担负《宪法》赋予的职能。近一年来,以洪粤诚、宋教仁为首的原宣传局班子继续努力,终于在辛亥年春节后推出了两部必不可少的《组织法》。
梁启超对共和国建国之前的政治力量曾有过精辟的分析。那时内战尚未爆发,他给暂时退出政治舞台蛰伏彰德的袁世凯写信说,中国的政治力量可分为三派,一是以袁世凯龙谦为首的实力派,二是由立宪派转化而来的改良派,三是以孙文为首的革命派。第一派毋庸组党,第二派必须组党,第三派应改造为党。
党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