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节大势八
会议最终还是不欢而散。虽然强行通过了孙文的主张,黄兴出于维护同盟会团结及孙文领袖地位的一贯态度,勉强接受了赴武昌指挥武昌战事的差事,但心情极度郁闷。他也想离开上海,离开孙文的广东系人马,去前线未必不是一件好事。相比之下,宋教仁等人似乎更有共同语言。
孙文意识到武昌是当今局势的枢纽。北方鞭长莫及,但男方却是自己与龙谦角力的地方,所以,在黄兴动身前往武昌之前,孙文与其促膝谈心,力劝黄兴打消与蒙山军和谈的念头,孙文指出,我们胜在政治上的影响力,龙谦胜在武力暂时超过我们。这个局面需要时间来扭转,需要一场胜仗来扭转。我抓紧时间在东南组织政府及军队,你呢,一定要将龙谦挡在武昌之南。如果丢掉武昌——不管以什么方式,必然导致东南人心的巨变,转而对民国政府怀疑起来。所以,要抱定军事上对抗蒙山军的基本态度,让天下之人看到民国政府的实力才行。一味的和谈退让事实上就是投降,龙谦自1906年起,屠杀了多少我们的同志?怎么能相信他能够包容我们?没有了军队,我们这些人都将死无葬身之地!
这番话打动了黄兴。
接下来孙文马不停蹄地开动起来,在胡汉民、汪兆铭、陈其美等人的协助下整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