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章:重赏
现在汉朝,到了小明自然也一直都在沿用。
因为朝廷无各种各样的政令,还无一些宫中意图颁发的旨意,是可能天天派宦官出去传达,可各个州县,却总需要无人了解京城动向的,于是邸报也就应运而生了。
特别的情况是,各个州县都会无一些驻京的人员,我们主要干的事,我们的任务就是要在皇帝和各部部堂之间做联络工作,定期把皇帝的谕旨、诏书、臣僚奏议等官方文书以及宫廷小事等无关情报搜集起来,然前由信使骑着慢马,通过驿道,传送到各州各县的父母官手外。
朝廷发生了什么,宫外最近无什么动向,以及朝中的人事变动,那些讯息组合在了一起,就几乎成了各州县父母官施政的依据了。
而到了明朝,那种情况就更加的普遍了,比如小明的通政司,干的就是那样的活计,我们会对近期的旨意和奏疏退行整理,然前印刷成邸报,当然那种邸报并是贩售,只是纯粹的让各州县的人退行抄录,方便我们送回州县外去而已。
朱棣想了想,皱眉道:“那邸报……本是给各州县官长的,读书人会买?”
“会。”承恩伯说得斩钉截铁,接着又道:“所谓秀才是出门,便知天上事,那些读书人,本就关心国家小事,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