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 殿试(求月票!)
、进入翰林院,也就是将来还能入阁做大学士,前程一点不耽误。
既有里子又有面子,看起来对张居正最好。
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张居正的儿子被放在这么高位,他的才学是否配得上?
让儿子选庶吉士入内阁,是不是张居正真实的想法,真的没有人知道。
如果是,那没话说;如果不是,这就是张思维为了讨好张居正,或者说是为张居正挖坑。
科举是天下读书人的出头之路,你张居正的儿子上了这么高位,你们家垄断了科举、断了所有人的前程,你张居正要干嘛?
你就是读书人的公敌啊!
这就是裹了蜜糖的毒药,吃的时候甜,事后会要命的。
结果万历皇帝把这件事情做到了更高的一个层次,把张居正的儿子做成了榜眼,而且公开说“先生为国有功,朕赏无可赏,那就照顾一下先生的后人吧。”
这里面有个问题,恩荫在明朝是有的,封赏后人也是有的。只不过那些封赏都是世袭的武官职位,多为锦衣卫;立大功劳的话可能会封爵,但绝对不会在科举上动手脚。
因为恩荫一个官职,谁的饭碗都不抢也不砸,只不过是朝廷多付出一点俸禄。在科举上就不是这么一回事了,抢了别人的名次、断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