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无为而治
胡适还游览了波士顿公共图书馆,十分欣赏该馆100余万册藏书,“任人观览,不取资”的做法。
胡适对美国的图书馆与中国的藏书楼之间的巨大差距感慨万分,他在1915年2月21日的日记中写道:“国无海军,不足耻也;国无陆军,不足耻也!国无大学,无公共藏书楼,无博物院,无美术馆乃可耻耳。我国人其洗此耻哉!”为此,他发下大愿“吾归国后,每至一地必提倡一公共藏书楼。在里则将建绩溪阅书社,在外则将建皖南藏书楼,安徽藏书楼,然后推而广之,乃提倡一中华民国国立藏书楼,以比之英之(大英博物馆),法之(国家图书馆),美之(国会图书馆),亦报国之一端也。”
胡适认为建立图书馆是报效国家的一种方式,此后他便终生致力于推进中国的图书馆建设。
1922年7月6日,胡适与蒋梦麟一起就日本赠款用途拟定计划,其中第一条就是“设东方历史博物馆及图书馆”。
1925年4月,中华图书馆协会成立,胡适捐款以示支持,并担任了协会董事兼财政委员会委员、索引委员会书记。
1930年6月初,他在中国图书馆协会本年度年会的讲话中指出,良好的教师可遇不可求,图书馆则可求而可得。能够供给真正知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