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置

关灯

第63章 请愿大潮

,他们“公推代表,赴都察院呈请代奏速开国会”。在这种情况下,都察院只好将这些请愿书一同上奏。
    尽管经过一番很大的波折,请愿书还是送达到了最高统治者摄政王载沣手中。
    清廷在对请愿书答复的谕令中,对代表的爱国热情表示赞赏,对各地表现出的立宪积极性给予了充分地肯定。
    但是,要求大家充分考虑中国的国情,做什么事都不能过急,所谓欲速则不达。九年立宪既然是已经定下来的大政方针,还是不要改变为好。客客气气的拒绝了这一次地请愿要求。
    请愿团的目的虽然没有达成,但能看出新一届的清政.府,已经在很大程度上在克服慈禧太后当政时期的固执和傲慢。至少已经能够有个平和的姿态,倾听来自民间的声音了,这个进步还是应当肯定的;尽管完全是在敷衍。
    回想一下当年的公车上书,请愿书根本就没交到皇帝的手中,那么多人发出的声音,清廷根本不当回事。
    遭到拒绝的咨议局的代表不甘心,也没有放弃。对于这个结果,各省请愿代表们并不感动吃惊。如果请愿一次就能成功,那就不叫中国的朝廷了。
    于是,他们经过商议后,决定再次发动请愿。而且要扩大请愿代表的范围,并广泛征集请愿签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