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章 主持立宪和署理外务
够为大家说话办事,敢说话,有能力说话的议员,关乎到每个人切身利益。
清廷的立宪,虽然没取得最终的成果,但这一系列的活动和措施,并非是无足轻重。因为,国家的变革是渐变的,是通过不断量的积累而蜕变为质变。
很多人看历史,只注重那些划时代的事件。但是,他们忘了,没有量的积累,是不可能有质的改变的。
正如没有已经压在骆驼身上的那些草,最后一根稻草是不可能把骆驼压倒的。
清**设立资政院,是考虑到“中国上下议院一时未能成立,亟宜设资政院以立议院基础”。也就是说,目的在于培养锻炼议员的能力,为成立两院制的正式国会奠定基础,是一个过渡性的立法机构。
咨议局是清末改革中建立的地方审议机构,具有西方代议制立法机构的雏形。模仿西方立宪制国家地方议会的咨议局,议论本省应兴应革的事件,预算、决算、税法、公债,及省政义务等。咨议局议员选举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民意代表选举。
资政院、各省咨议局和各州县议会的建立,标志着中国地方民主化进程在体制内合法开启,第一次在封建等级制度内部出现了特权和专权之外的民主机构。
一方面在不同程度上限制着封建专权,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观看!>